GIGABYTE Z690 AERO G DDR4開箱測試
技嘉創作系Z690 AERO G DDR4主板,以銀灰色的亮眼造型,給予創作者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的強勁性能,并采用好入手的DDR4內存,以及PCIe 5.0 x16、4 M.2、6 SATA的好擴充,加上TB3擴充支持與VisionLINK一線USB C提供DP與PD 60W的便利連接能力,讓創作也有好看高效能、好擴充的主板可選。
規格
尺寸:ATX(30.5cm x 24.4cm)
處理器支持:第12代Intel Core、Pentium Gold與Celeron
處理器腳位:Intel LGA 1700
CPU供電相:16+1 70A
晶片組:Intel Z690
BIOS:1 x 256Mb ROM、UEFI AMI
內存:4 x DIMM,MAX 128GB,DDR4 5333(OC)/3200 MHz
顯示輸出:HDMI 1.4(4K30Hz)、USB C DisplayPort 1.2
擴充插槽:1 x PCIe 5.0 x16、2 x PCIe 3.0 x16(x4)
儲存端口:6 x SATA 6Gb/s、M2A_CPU 22110(PCIe 4.0 x4)、M2P_SB / M2Q_SB 22110(PCIe 4.0 x4)、M2M_SB 22110(SATA & PCIe 4.0 x4)
網絡:Intel 2.5GbE LAN
無線:Intel 802.11ax Wi-Fi 6 AX201 2×2、BT 5.2
音訊:Realtek ALC4080
USB端口:2 x USB 3.2 Gen 2×2 Type C(1前置、1后置)、1 x USB 3.2 Gen 1 Type C(DisplayPort、PD 20V/3A/60W)、2 x USB 3.2 Gen 2、6 x USB 3.2 Gen 1(2個需擴充)、6 x USB 2.0(4個需擴充)
RGB:2 x ARGB 4-1pin、2 x RGB 4pin
FAN:1 x 4-pin CPU、1 x 4-pin water cooling CPU、2 x 4-pin Sys/Pump、4 x 4-pin Sys Fan
開箱
技嘉Z690 AERO系列主板,有著最高階的Z690 AERO D以及主流款的Z690 AERO G,而Z690 AERO G分別有著DDR5與DDR4內存的兩種規格可選。型號上也相當好分別,這次開箱測試的即是Z690 AERO G DDR4的版本,兩者除了內存規格不同外其余規格皆相同。
Z690 AERO G DDR4支持第12代Intel Core、LGA 1700處理器,有著4 DIMM DDR4內存插槽支持最大128GB容量、XMP 3.0超頻規格;并有著1根PCIe 5.0 x16插槽與2根PCIe 3.0 x4擴充插槽。
儲存方面則有6個SATA連接埠,以及4個M.2插槽,有著M2A_CPU采用CPU PCIe 4.0 x4信道,而M2P_SB和M2Q_SB則是采用晶片組PCIe 4.0 x4信道,至于M2M_SB支持SATA與PCIe 4.0 x4信道,但是會與SATA3的2/3連接埠共享信道。
其余規格像是2.5GbE LAN、Wi-Fi 6 AX201、Realtek ALC4080等基本規格,加上2個USB 3.2 Gen 2×2 Type C一前一后的配置,以及VisionLINK USB 3.2 Gen 1 Type C連接埠,同時支持USB、DisplayPort與PD 60W的傳輸功能,讓創作者可一線連接所需的外接裝置。
Z690 AERO G DDR4主板,以黑色電路板搭配銀白色的大型散熱片,不僅在CPU供電處的VRM散熱片延伸至I/O外殼,以及4根M.2都有著造型散熱片替SSD降溫。
主板右上角有著4 DIMM DDR4內存插槽,支持最大128GB內存容量,而在ATX 24-pin供電插座旁則有FAN插座與USB 3.2 Gen1和USB 3.2 Gen 2×2 Type C前置擴充連接埠。
而CPU FAN則在下圖右手邊,這區也有提供ARGB擴充針腳。
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采用LGA 1700腳位,周圍則是VRM供電相,并采用大型鋁制散熱片替供電元件散熱,左側的散熱片則延伸到I/O外殼上方,讓整體視覺更佳霸氣。
主板右下角則有著6個SATA連接埠;其上方則有THB_C1 / C2擴充端口,讓創作者可自行擴充Thunderbolt PCIe界面卡。
主板第一根PCIe插槽為PCIe 5.0 x16并有著金屬裝甲強化插槽的耐壓、抗扯性,此外還有2根PCIe 3.0 x16長度的插槽規格x4頻寬,其余的PCIe信道則都留給M.2插槽使用。
主板底部邊原則有前音源、COM、ARGB、RGB、TPM、USB、QFLASH_PLUS按鈕、FAN與前面板針腳等功能。
移除散熱片后,主板尚有著4個M.2插槽,左起第一根為M2A_CPU使用CPU提供的PCIe 4.0 x4信道,接著M2P_SB與M2Q_SB兩者都是使用晶片組的PCIe 4.0 x4信道,最后M2M_SB插槽(下藏著Wi-Fi模塊)支持SATA & PCIe 4.0 x4信道,但會與SATA3 2/3共享信道。
主板一體式后I/O,則提供USB 2.0、USB 3.2 Gen1、USB 3.2 Gen2等連接埠,以及3.5mm音訊輸出/麥克風和SPDIF數位輸出、RJ-45 2.5GbE LAN。
其中,標示為BIOS USB 3.2 Gen2 Type A的連接埠,提供Q-Flash Plus功能只要在USB隨身變放入指定文件名的BIOS按下QFLASH_PLUS按鈕,即可在不開機的狀況下更新BIOS。
此外,有著外框標示的USB 3.2 Gen1 Type C連接埠,即是VisionLINK提供USB、DisplayPort輸出與PD 20V/3A/60W充電供能,而這個USB C要輸出顯視信號需要將顯卡的DP輸出連接至主板的DP IN借此讓USB C能輸出DP信號。
配件
主板配件主要為說明書、SATA連接線、M.2螺絲,以及搭配AERO設計感的Wi-Fi天線,還有著噪音偵測線,連接至NOISE_SENSOR(位于SATA連接埠上方)即可透過技嘉軟件來偵測機殼內的噪音值。
BIOS功能
AERO系列主板有著專屬白色風格的BIOS界面,白底灰字的搭配相當好看,在進階Tewaker頁面中,可以調整CPU、DRAM、電壓等超頻設定。像是CPU Upgrade可以調整為Gaming Profile:關閉E-core、Max Performance:Turbo Ratio +1等自動超頻設定。
CPU進階頁面設定則有著完整調整功能,像是AVX、TurboPower Limits、Per Core Limit控制等功能,都可讓玩家自行調整。
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方面,則使用常見的幾套CPU渲染、電腦性能測試與游戲性能進行測試。處理器則使用Intel Core i9-12900K、CORSAIR DDR4 2x8GB 3200MHz與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設定上采用主板CPU Upgrade MAX、開啟XMP功能、散熱器使用NZXT 280mm水冷,以下分數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平臺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主板:GIGABYTE Z690 AERO G DDR4
內存:CORSAIR DDR4 2x8GB 3200MHz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散熱器:NZXT 280mm AIO
電源供應器:be quiet!DARK POWER 12 850W
操作系統:Windows 11 Pro 21H2
CPU-Z檢視Intel Core i9-12900K處理器信息,代號Alder Lake的Intel 7 10nm制程8+8核心24線程處理器,搭配GIGABYTE Z690 AERO G DDR4主板測試,BIOS為0418,內存則是雙通道DDR5 16GBx2 5200MHz。
CINEBENCH R20與R23由MAXON基于Cinema 4D所開發,可用來評價電腦處理器的3D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CPU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件。
i9-12900K在R20版本測試可達到CPU 10872 cb的成績,而R23版本亦有著CPU 28397 pts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有著756 pts、1969 pts的性能。
AIDA64內存與緩存測試,內存使用CORSAIR 2x8GB 3200MHz,搭配Z690 AERO G DDR4主板有著內存讀取52847 MB/s、寫入47659 MB/s、復制52038 MB/s、延遲54.8 ns的表現。
跨平臺的電腦性能測試工具CrossMark,則是由BAPCo所開發的免費測試工具,支持Windows、iOS/iPadOS、macOS與Android等平臺,并針對電腦的生產力,如文字編輯、電子表格、網頁瀏覽,以及創作類的相片編輯、整理與視頻編輯等工作,再加上電腦反應速度進行測試。
i9-12900K達到2127分的總成績,生產力1995分、創作力2352分、反應1906分的高效能。
3DMark CPU Profile是針對處理器所設計的測試,主要測試CPU的物理運算與自定義模擬兩種工作,并分別測試處理器的1、2、4、8、16與最大線程下的性能,之所以會有不同的線程測試,那是因為不同應用、游戲能效利用的線程數量不同。
例如Max threads測試下可展示CPU最大性能,但這不代表游戲也能發揮出同樣的性能,反而是電影等級的渲染、模擬或科學分析應用才會使用到全線程的性能;同樣的道理下16 threads也是對于運算、數位內容創作有著較好的性能發揮,對于游戲來說影響不大。
i9-12900K Max threads可達到11995的成績,滿足電影等級的渲染、模擬或科學分析應用所需,而游戲主力則是在8 threads 7817分與4 threads 4057分。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使用RTX 3080 Ti顯卡,其CPU物理Physics分數有著42772分;針對DirectX 12所設計的Time Spy測試,CPU獲得了17747分的成績。
主板的USB 3.2 Gen 2×2 Type C連接埠,使用USB 20Gbps外接盒測試,可以達到循序讀寫2026 MB/s、2006 MB/s的性能,跑滿最高USB傳輸頻寬。
總結
技嘉Z690 AERO G DDR4主板,在中高階主流定位下,給予玩家性能強悍的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多核性能,滿足創作影音剪輯、3D渲染、圖像編修等需求,同時保有PCIe 5.0 x16顯卡擴充、6 SATA與4 M.2的儲存擴充,讓創作用戶有著足夠的性能與擴充彈性。
而且Z690 AERO G DDR4有著USB 3.2 Gen 2×2 Type C的高速20Gbps數據傳輸,以及VisionLINK一線傳輸USB、DisplayPort與PD的功能,讓創作者在I/O連皆有著足夠的便利性,并保有THB_C1 / C2擴充端口亦可自行升級Thunderbolt擴充。
Z690 AERO G與旗艦D兩者在規格劃分上相當適合,主流款的Z690 AERO G在規格上相當到位,也可滿足創作用戶所需,并有著DDR5與DDR4兩種規格可選擇,倘若是重度Adobe創作用戶、影音剪輯、大專案制作的創作者,會建議可上到DDR5內存的主板,如此一來可獲得更高的內存頻寬,但若希望預算先決的用戶肯定是DDR4的組合較為劃算。
文章排行
- c盤空間越來越小,教您c盤空間越來越小怎么辦
- 電腦顯示無法停止通用卷怎么辦?
- 電腦怎么殺毒
- 筆記本usb關機充電
- 電腦自動關機解決方法
- 詳解裝顯卡驅動藍屏怎么解決
- Win7系統索引怎么刪除?Win7電腦取消文件夾索引的方法
- 怎么讓本電腦無法進入指定網站 教你使用hosts文件屏蔽特定網站
- 電腦開不了機怎么辦呢?
- 進入PE系統后找不到硬盤該怎么辦?
最新文章
- 小編教你怎樣恢復電腦系統還原
- 教你wifi如何設置不讓別人蹭網
- 教你win11安裝出錯怎么解決
- 詳解重裝系統軟件排行榜前五都有哪些
- 演示如何查詢筆記本電腦配置
- 電腦點了打印但打印機沒反應怎么解決
- 詳解電腦屏幕垃圾廣告如何去除
- 云騎士重裝系統黑屏怎么解決的解決步驟
- 演示華碩筆記本電腦如何拆開清理風扇
- 電腦黑屏假死只有鼠標能動的解決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