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創始版開箱評測
第二波的Ti勢力登場,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核心規格小升級,并換上GDDR6X內存,有著更高的內存頻寬,同樣鎖定2K分辨率的主流市場將與RTX 3070比肩而行,而RTX 3070 Ti建議售價為$599美金,至于這刀是劃算還是Ti可惜,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開箱
雖說規格小升級,但創始版的散熱器則有著大升級,GeForce RTX 3070 Ti創始版長度增加至26.7cm,并換上RTX 3080招牌的正反雙軸向風扇配置,這意味著散熱器有著更多的鰭片與散熱面積,內部同樣以銅底直觸GPU搭配熱導管散熱,并采用S造型的金屬外框。
GeForce RTX 3070 Ti創始版維持著RTX 3070、RTX 3060 Ti創始版相同的S造型金屬外框,但顯卡長度增加至26.7cm,并換上RTX 3080創始版才有的正反雙軸向風扇配置,這也讓散熱器可塞入更多的鰭片增加散熱面積。
由于TGP提升下,需要2個PCIe 8 pin供電,而創始同樣使用PCIe 12-pin供電插座,需要使用配件提供的轉2個PCIe 8 pin的轉接線連接電源。
RTX 3070 Ti顯示輸出一樣提供4個圖像輸出,分別為1個HDMI 2.1與3個DisplayPort 1.4a連接埠,新的HDMI 2.1支持到4K120Hz與8K60Hz輸出,連接線頻寬達到4線共48Gbps,并支持Variable Refresh Rate功能;而DP1.4a則支持DSC輸出。
這代創始版設計真的相當特別,以金屬外框增加顯卡本身強度,并以滿版鰭片、銅底、熱導管來強化散熱,正反雙扇的配置來引導氣流,并讓創始版有著不錯的散熱性能。
這代創始版都大幅縮小電路板面積,讓出顯卡前方的空間做為散熱氣流開孔,拆開檔板后可見這代采用X支架加強散熱器的下壓力,而GPU背面則是使用4顆SP-CAP電容2若干MLCC電容,來支撐GPU Boost下的電壓穩定性。
RTX 3070 Ti采用GA104-400-A1芯片,有著48組SM單元、6144個CUDA核心、192個Tensor Core、48個RT Core、192組Texture Unit與96組ROP Unit。
周圍則有8顆GDDR6X內存組成8GB視訊內存容量,采256-bit內存界面、頻寬達608.3 GB/s。
散熱器則以銅底接觸GPU,并替周圍的內存與供電模塊散熱,再藉由熱導管將廢熱引導致前方的散熱鰭片,搭配兩顆軸向風扇替顯卡散熱。
性能測試
本次測試報告,除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創始版之外,當然也準備著RTX 3070來了解這兩張2K守門員的性能差異,以及價位接近的Radeon RX 6800來比較;測試平臺,則使用AMD Ryzen 9 5900X、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與雙通道DDR4 8GB*2-3200內存。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主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3302
內存:G.SKILL DDR4 8GB*2-3200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Fractal Design ION Gold 850W
操作系統:Windows 10 Pro 20H2 64bit開啟硬件加速GPU排程(N)、Resizable BAR On
驅動版本:NVIDIA 466.61 / AMD 21.5.2
GPU-Z檢視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信息,采用8nm制程的GA104 GPU,有著6144個渲染CUDA核心,以及8192 MB GDDR6X(Micron)內存,而GPU預設時脈1575 MHz、Boost 1770 MHz,驅動為NVIDIA 466.61并開啟Resizable BAR。
Adobe Premiere Pro v15.2啟用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加速,藉由GPU來加速編輯時的特效回放速度,以及加速圖像輸出時,H.264與HEVC(H.265)圖像編碼。
測試視頻項目說明如下:
- 公司拍攝的1080p60開箱視頻,基本剪輯、音軌、字幕,無任何特效。
- FinalAdjusted_MPE則是剪輯過的音樂視頻,來源為2160p24fps,特效使用:Scaled video,luma curve adjustment,fast blur,noise,tint,RGB curves,black & white effect,image blending,video overlay。
- IntroSequence 4K為模仿視頻開頭的開場畫面,使用兩個圖像包含色彩方塊與線條以及文字層,套用Lens特效。
- BigMix則使用了3段FinalAdjusted_MPE 1920×1080的圖像組成一段4K時間軸。
公司的開箱視頻僅基本剪輯,因此RTX 3070 Ti與其他RTX顯卡輸出時間相當,而NVIDIA提供的項目則采用較多的特效處理,因此可感受到RTX 3070 Ti的速度提升,相較于RTX 3070視頻輸出縮短約14%的時間。
Da Vinci Resolve純粹通過GPU加速的影片剪輯程序,更包含強大的色彩校正與特效功能,并且直接使用CUDA核心運算,讓影片剪輯的回放與輸出都有著相當好的性能。
測試視頻項目由NVIDIA提供,說明如下:
- Wedding_Heavy_Styles第一個片段,節點1 OFX: Light Rays、節點2 gaussian blur with a mask、節點3 second gaussian blur and a OFX Glow、節點4 OFX: Styles effect,第二個片段第一節點pass-through node、第二節點gaussian blur with mask、第三節點OFX: Light Rays with a mask、第四節點primary color correction and a curves adjustment,最后使用OFX: Sketch effect。
- Bride_FaceRefine_Selective Color則是通過Face Refinement node進行臉部優化,并通過Resolves Neural Engine追蹤主角臉部并將背景灰階處理,節點1 Face Refinement、節點2 Beauty node、節點3 OFX: Glow,primary balance,Custom Curves,Hue vs Sat Curve,Power Windows,Tracking and External Key、節點4 Primary Balance,RGB Mixer,Custom Curves,Hue vs Sat Curve,Power Windows,Tracking,External Key and OFX: Gaussian Blur。
- 50% Retime則是將第二只視頻套用Optical Flow with SpeedWarp AI慢速播放。
- SuperScale 2x 4KSource使用4K ProRES視頻,以及Super Scale至2x Zoom in的4K輸出視頻。
- SuperScale 4x HD_Source使用HD H.264視頻,以及Resolve’s Super Scale將視頻提升至4K視頻輸出。
從輸出時間來看,RTX 3070 Ti相較于RTX 3070有著12%輸出時間的縮短,并比起RX 6800還適合做為影音剪輯創作之用。
V-Ray 5 Benchmark是由Chaos Group所開發,V-Ray是基于物理法則所設計的光線渲染軟件,而此工具可分別針對CPU與GPU進行光線追蹤的渲染圖象的運算測試,GPU測試以vpaths為單位。
RTX 3070 Ti采用CUDA計算可達1468 vpaths,若改用RTX計算則可達到1907 vpaths;運算性能相比RTX 3070有著8%左右的性能提升。
性能跑分測試
首先主流的1080p分辨率Fire Strike測試,RTX 3070 Ti獲得31,116分,而1440p的Extreme則有17,617分,更高4K 2160p分辨率的Ultra測試則獲得9,473分的成績。
跑分性能上,RTX 3070 Ti對比RTX 3070僅只有8%的性能提升,相較于RDNA 2的緩存、高時脈則無法還手。
3DMark Time Spy則是采用DirectX 12 API所設計的測試情境,同樣是鎖定在AAA游戲等級。在1440p的Time Spy測試上,RTX 3070 Ti獲得14,134分,而Extreme則獲得7,378分。
在Time Spy測試下RTX 3070 Ti對比RTX 3070有著10%提升、對比RX 6800則是1%性能差距。
針對光線追蹤設計的Port Royal測試支持DLSS 2.0加速,未開啟的情況下RTX 3070 Ti有著40.9 FPS性能,開啟DLSS Performance提升至94.98 FPS、Quality設定則是67.57 FPS;另一款DXR則針對API性能測試達33.35 FPS。
11款游戲性能測試
11款游戲平均性能實測,包含1080p、主力1440p與2160p分辨率,同樣套用游戲最高特效設定,這段并不比較DXR光追功能,單純以主流AAA游戲性能進行比較。
從入門的《絕地求生》、《F1 2020》賽車游戲、《古墓奇兵:暗影》、電影游戲《死亡擱淺》、《戰爭機器5》、《全境封鎖2》、《地平線:期待黎明》、《邊緣境地3》、《全軍破敵:三國》,到吃重性能的《碧血狂殺2》與《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等。
1080p分辨率,RTX 3070 Ti有著相當不錯的性能,各類游戲都有著平均120 FPS以上的流暢度,但還是敗給RX 6800的高時脈、大緩存的性能。
主力的1440p分辨率,RTX 3070 Ti在《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平均73 FPS、《碧血狂殺2》平均85.6 FPS,整體平均落在115 FPS的性能表現,但相較于RTX 3070平均105 FPS來看,這$100美金(定價差)的代價有點高。
6款光追AI游戲測試
除了一般AAA大作之外,也針對具備「光追DXR與DLSS」的RTX On游戲進行測試,主要以《電馭叛客2077》、《控制》、《看門狗:自由軍團》、《戰栗深隧:流亡》、《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與新推出的《惡靈古堡村莊》等游戲。
1080p分辨率下,RTX 3070 Ti有著相當不錯的DXR游戲性能,《電馭叛客2077》平均93.4 FPS、、《控制》平均115.8 FPS、《惡靈古堡村莊》平均151.7 FPS。
主力的1440p分辨率,各游戲開啟光追高、最高設定下,藉由DLSS加速下,也可讓RTX 3070 Ti維持平均60 FPS以上的性能,如《電馭叛客2077》平均77.6 FPS、《控制》平均77.8 FPS、《惡靈古堡村莊》平均126.4 FPS,但這性能則與RTX 3070相當接近。
功耗與溫度
功耗與溫度測試則使用Fire Strike Ultra Stress test與FurMark 2160p,4XMASS壓力測試,以及游戲《電馭叛客2077》來對比。
溫度方面,RTX 3070 Ti GPU溫度最高測到78°C、游戲時在76°C,至于內存溫度則達到92°C;整體散熱升級下確實有著不錯的表現。
功耗方面,RTX 3070 Ti平均最高在292W、測試時峰值313W,游戲時整機功耗落在455W;建議玩家在挑選電供時,若一樣是搭配8核心以上的處理器,建議選擇750W左右的電源供應器。
總結
相較于RTX 3080 Ti的精準10%性能提升(刀工),頓時讓RTX 3070 Ti略顯得尷尬,在2K游戲性能上RTX 3070 Ti與RTX 3070相差不多,實際平均10 FPS的性能差異下,也讓這$599美金定價的RTX 3070 Ti顯得有點貴。
但從性能來看RTX 3070 Ti確實有著優于RTX 3070的2K游戲性能,但面對RTX 3070一樣都可達到2K60fps、AAA、DXR游戲性能下,不知各位玩家會愿意多花$100美金來選擇RTX 3070 Ti嗎?
文章排行
- c盤空間越來越小,教您c盤空間越來越小怎么辦
- 電腦顯示無法停止通用卷怎么辦?
- 電腦怎么殺毒
- 筆記本usb關機充電
- 電腦自動關機解決方法
- 詳解裝顯卡驅動藍屏怎么解決
- Win7系統索引怎么刪除?Win7電腦取消文件夾索引的方法
- 怎么讓本電腦無法進入指定網站 教你使用hosts文件屏蔽特定網站
- 電腦開不了機怎么辦呢?
- 進入PE系統后找不到硬盤該怎么辦?
最新文章
- 小編教你怎樣恢復電腦系統還原
- 教你wifi如何設置不讓別人蹭網
- 教你win11安裝出錯怎么解決
- 詳解重裝系統軟件排行榜前五都有哪些
- 演示如何查詢筆記本電腦配置
- 電腦點了打印但打印機沒反應怎么解決
- 詳解電腦屏幕垃圾廣告如何去除
- 云騎士重裝系統黑屏怎么解決的解決步驟
- 演示華碩筆記本電腦如何拆開清理風扇
- 電腦黑屏假死只有鼠標能動的解決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