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 10900K和i5 10600K評測對比
第10代Intel Core桌上型處理器,讓主流電腦平臺上至10核心20線程,有著最高5.3GHz的Thermal Velocity Boost愿景,以及全線產品「超線程H.T.」開放,無疑是希望在入門i3、主流i5、i7與高階i9產品能夠全面迎擊Ryzen的攻勢。下面為大家介紹i9 10900K和i5 10600K評測對比。
性能、渲染測試
此次測試除了第10代Intel Core i9-10900K與i5-10600K外,也請到上一代9代i9-9900K來參戰,而對手選擇則是同樣6核心的Ryzen 5 3600X,但由于對手并無10核心選項,但考察到價位接近的情況下則以12核心Ryzen 9 3900X來做為比較的處理器。
基本性能測試第10代Intel Core處理器使用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進行測試,而9代Core處理器則是使用ASRock Z390 Taichi主板,至于Ryzen則是使用ROG Crosshair VIII Hero主板,除此之外搭配COSAIR DDR4 8GB*2 3200內存、SSD 960 PRO系統碟與NVIDIA RTX 2080 TI顯卡,散熱器則是NZXT X62 280mm AIO。
Intel平臺測試時都將功率限定功能關閉,確保CPU可達到最完整的預設Turbo性能。
CPU-Z檢視Intel Core i9-10900K與i5-10600K處理器信息,代號Comet Lake的14nm制程處理器,這代i9有著10核心20線程、i5則是6核心12線程,K系列預設125W TDP熱功耗設定,搭配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測試,BIOS已更新至0508,內存則是雙通道DDR4-3200 8GB*2。
CPUmark99簡單的測試處理器的單核心性能、RAM與時脈,通常單核心的IPC、時脈高即可獲得相當高的分數。
這性能毋庸置疑是i9-10900K奪得頭籌,相對的即便i5-10600K也可在這項目贏過3900X與3600X;單核、高時脈、低延遲還是Intel強項。
CINEBENCH R15,由MAXON基于Cinema 4D所開發,可用來評價電腦處理器的3D渲染性能,這也是目前可快速評比CPU多核心運算性能的可靠測試軟件。
多核心性能以12核心的3900X奪冠,而i9-10900K則以2658 cb緊追在后,更比上一代i9-9900K快上24%。
只不過,6核心的對比3600X反而贏過i5-10600K約8%的性能;單核心方面則大家相當。
CINEBENCH R20,新版本采用更復雜的測試場景,其所需的渲染運算性能是R15的8倍,對于內存的使用量也是以往的4倍,因此新版本的R20分數并無法與R15進行比較,但相對R20也更適合用來測試8核心以上的處理器。
R20測試同樣的狀況,3900X最高、i9-10900K次之,也就是說面對多核心攻勢,Intel構架上不比AMD這么有彈性,但除了CPU渲染外的電腦使用、游戲方面,則反而偏好Intel低延遲、高時脈的特性。
Corona Benchmark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采用Corona Renderer 1.3渲染器進行測試,比較處理器的渲染速度與Rays/s的性能,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
這測試反而i9-10900K縮短了3900X的差距,可見這時脈優勢下,對于不同軟件還是有著優勢存在,而這也可從同樣6核心的i5-10600K對比3600X證實,這項目反而是Intel處理器較快。
V-Ray Benchmark是由Chaos Group所開發,V-Ray是基于物理法則所設計的光線渲染軟件,而此工具可針對CPU進行光線追蹤的渲染圖象的運算性能測試,CPU評分以ksamples每秒計算數為單位。
這次測試結果則是回到12核穩贏10核的局面,而6核心性能則非常接近。
游戲性能測試
游戲性能先以3DMark進行測試,這也是目前相當主流的游戲繪圖性能測試工具,顯卡使用RTX 2080 Ti來比較不同CPU對于游戲繪圖性能的差異。
整體性能來看,在DX11的Fire Strike測試上i9-10900K與i9-9900K相當,但物理性能則是i9-10900K與3900X相當;而i5-10600K則稍微小贏3600X一些。
而在DX12的Time Spy測試上狀況差不多,i9-10900K小贏i9-9900K并與3900X相當接近;而i5-10600K同樣小贏3600X一些。不過若是單純CPU性能,則是i9-10900K更佳出色。
7款游戲性能測試,分別使用《火線獵殺:絕境》、《戰爭機器5》、《古墓奇兵:暗影》、《全境封鎖2》、《邊緣境地3》、《碧血狂殺2》與《刺客教條:奧德賽》。前幾款性能并不會吃太多,而后4款AAA游戲,相對在性能上則需要更多。
測試都以1080p分辨率與游戲最高預設設定進行In Game Benchmark測試。
《火線獵殺:絕境》、《戰爭機器5》與《古墓奇兵:暗影》,這三款游戲都是Intel性能較為出色,i9-10900K、i9-9900K與i5-10600K平均性能相當并都贏過3900X與3600X,差距約在平均20 FPS以內。
而《全境封鎖2》與《邊緣境地3》測試,5顆處理器性能落差在平均5 FPS以內,因此這兩款游戲可以說是Intel與AMD平手。
至于吃性能的《碧血狂殺2》與《刺客教條:奧德賽》,則是同樣由Intel平臺性能最好,但平均FPS差異不大的狀況。
溫度與功耗測試
壓力測試方面,測試都使用NZXT X62 280mm AIO水冷散熱器,在待機溫度下Intel平臺相對溫度較低且省電。
AIDA64壓力測試,相對貼近一般電腦使用狀況,這次i9-10900K在全核4.9GHz下,溫度還比i9-9900K要低,而且i5-10600K更比3600X低了更多。
而在更狠的Prime95 v29測試下,i9-10900K同樣全核4.9GHz無AVX Offset設定下,壓在87°C的溫度,比起上代i9-9900K 4.7GHz的時脈還要好壓。
不過AMD采用Precision Boost 2的自動超頻機制,在壓力測試時自動降頻至37-38x,因此溫度表現上更低。
功耗方面,14nm的硬傷Intel還是要一肩扛起,在解除功耗限制后,i9-10900K全核4.9GHz電腦整機功耗最高測到400W,而i5-10600K最高則高于3600X約50W左右。
總之,這代Intel處理器,不僅時脈提升、溫度更低,即便溫度守住了但功耗還是個14nm的硬傷。
總結
一連串的測試之下,可見第10代Intel Core處理器,憑借著高時脈、低延遲的特性保有著最速游戲CPU的寶座,而這代除了時脈提升之外,溫度更比上代好壓制,i7、i9搭配240mm AIO或以上之水冷散熱器,即可獲得相當不錯的全核心表現,更別說i5溫度表現更是出色。
只不過在這代升級CPU腳位的用處實質不大,倘若這代腳位維持在LGA 1151,讓10代i5、i3既可搭配B460也可選B360主板創造性價比,這反而才是玩家樂見,但這也只是筆者的拙見、木已成舟。
搭配10代處理器的首波上市的Z490主板,屬于可超頻的板子,在加上10核的性能與諸多未來規劃之下,板子的價位勢必比上一代Z390高出許多,若不超頻的玩家建議可等5/27號解禁的B460與H470主板,屆時搭配上相對能保有更好的性價比。
Intel新十代Core處理器,更高時脈、極低延遲,電競游戲i5起,影音剪輯、修圖輸出與游戲直播i7、i9性能更勝。
文章排行
- c盤空間越來越小,教您c盤空間越來越小怎么辦
- 電腦顯示無法停止通用卷怎么辦?
- 電腦怎么殺毒
- 筆記本usb關機充電
- 電腦自動關機解決方法
- 詳解裝顯卡驅動藍屏怎么解決
- Win7系統索引怎么刪除?Win7電腦取消文件夾索引的方法
- 怎么讓本電腦無法進入指定網站 教你使用hosts文件屏蔽特定網站
- 電腦開不了機怎么辦呢?
- 進入PE系統后找不到硬盤該怎么辦?
最新文章
- 小編教你怎樣恢復電腦系統還原
- 教你wifi如何設置不讓別人蹭網
- 教你win11安裝出錯怎么解決
- 詳解重裝系統軟件排行榜前五都有哪些
- 演示如何查詢筆記本電腦配置
- 電腦點了打印但打印機沒反應怎么解決
- 詳解電腦屏幕垃圾廣告如何去除
- 云騎士重裝系統黑屏怎么解決的解決步驟
- 演示華碩筆記本電腦如何拆開清理風扇
- 電腦黑屏假死只有鼠標能動的解決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