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3D RTX 3070 TI X3 OC顯卡評測:雙卡槽三扇薄卡,DLSS加持可4K光追
NVIDIA RTX 30系列第二波推出自RTX 3060之后,接連兩款都是Ti系列,而后出的RTX 3070 Ti在性能上的提升,除了更好的的扛下了2K的光追游戲表現之外,多出來的性能也讓其在4K分辨率下能借助DLSS獲得基本的游玩體驗。而這次INNO3D推出了RTX 3070 TI X3 OC雖然不是自家高階的iChill系列,不過一樣有給到基本的性能超頻,另外少見的真2槽尺寸,讓一些想要裝小主機或直立顯卡的玩家,也能有合適的選擇。
規格
圖象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CUDA核心:6144
內存:8GB GDDR6X
內存界面:256-bit
核心時脈:Boost–1785 MHz
內存時脈:19 Gbps
PCI Express:4.0 16x
輸出接口:3 x DisplayPort 1.4a、HDMI 2.1
HDCP支持:2.3
供電接口:2 x 8-pin
開箱
NVIDIA這次推出RTX 3070 Ti,與原本RTX 3070主要差異在多了2組SM單元,也就是256個CUDA來到6144個CUDA,除此之外時脈部分也有再小幅提升,不過根據各版卡廠不同系列的設計,時脈本來就有高有低,所以這部分就相對還好,另外一個重點升級應該是在內存部分,從原本的GDDR6升級至GDDR6X,在性能表現上也能帶來有感提升。
在外觀上可以看到這款INNO3D GEFORCE RTX 3070 TI X3 OC采用方正的造型,算是在線在追求立體造型的眾多顯卡中,算是少見的外觀設計,雖然NVIDIA創始版也是使用簡潔的設計,不過可以看到RTX 3070 TI X3 OC上幾乎沒有圓弧的邊角,可以說是極其方正,另外在正面可以發現使用了發絲紋表面處理,讓簡潔的外型上增添一些視覺效果。
在輸出接口部分,這款顯卡上也采用標準的配置,提供了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 2.1,另外也發現了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在這4個接頭部分都采用了鍍金處理,玩家可以比較不用擔心接頭生銹的問題。
金屬背板設計上依舊維持與之前開箱過的iChill系列有著相同的設計,可以看到在顯卡尾端部分有大面積開孔,讓后半不無PCB區域,熱風可以直接穿過金屬背板往上排出。
在散熱設計部分RTX 3070 TI X3 OC雖然只有雙卡槽后,但可以看到用的是薄型的15葉風扇,并使用的是三風扇的配置,也因此在下方散熱鰭片部分也能有近1.5槽厚,來達到足夠的散熱能力,另外散熱器部分采用5根「S」型熱導管貫穿,中間部分采用均熱板與核心接觸,并有導熱貼片幫助內存、供電區域進行散熱,另外在金屬背板部分也能看到有導熱貼片幫助內存區域加強散熱。
在PCB部分可以看到最特別的是與創始版一樣在側邊有不規則的開孔,核心部分可以看到采用GA104-400-A1的核心芯片,內存則為8顆Micron D8BWW 1GB的內存顆粒,供電設計采用了10+2相的設計,并使用雙8-Pin供電。
性能測試
測試平臺
CPU:i9-10900K
MB:ROG Strix Z590-E Gaming
RAM:Galax HOF OC Lab Water Cooling DDR4-4000
VGA:INNO3D GEFORCE RTX 3070 TI X3
OS:Windows 10
首先可以在GPU-Z中看到顯卡的基本信息,INNO3D GEFORCE RTX 3070 TI X3 OC采用8 nm的GA102核心芯片,并有著6144個Cuda核心,內存則為Micron GDDR6 256-Bit 8192 MB,在時脈方面,核心時脈為1575 MHz、Boost時脈為1785 MHz、內存時脈為1188 MHz,PCI頻寬支持PCIe 4.0 x16,不過因為筆者測試使用i9-10900K處理器,因此測試以PCIe 3.0 x16運行。
3DMark為模擬3A級游戲繪圖運算的性能測試軟件,其中Fire Strike系列是模擬DX11游戲運行的情況,在FHD分辨率的Fire Strike測試中,INNO3D GEFORCE RTX 3070 TI X3 OC的分數獲得了27,797分;2K分辨率的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獲得了17,352分;4K分辨率的Fire Strike Ultra測試中,獲得了9,368分。
在測試中可以發現AAA游戲基本1080p及2160p要順玩都不是問題,不過2160p測試沒有破萬分,要順玩勢必得降點特效。
DX12 API測試一樣使用3DMark進行,Time Spy系列則主要是測試DX12下的游戲表現,測試預設分辨率為1440p,INNO3D GEFORCE RTX 3070 TI X3 OC通過測試并獲得14,077分,而2160p畫質的Extreme測試下獲得7,086分,另外在DX12光線追蹤部分,Port Royal為加入光線追蹤技術的游戲模擬測試,預設測試分辨率為1440p,在此測試下有8,817分。
根據測試結果可以推測DX12游戲部分不開光追1440p基本可順跑,不過2160p不開光追或是1440p開光追就需要降特效或開DLSS來輔助。
而Port Royal模擬游戲情境還有DirectX Raytracing功能測試及NVIDIA DLSS功能測試,在DirectX Raytracing功能測試中,做純光線追蹤下的性能測試,表現約33 FPS,而NVIDIA DLSS功能測試以1440p分辨率,在沒開啟DLSS之下為40 FPS,Quality模式下能提升至68 FPS,在Perfprmance模式下更能提升至97 FPS,由此可知DLSS在開啟的情況下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FPS提升,甚至能讓不到30 FPS的卡頓畫面,提升至60 FPS的順暢游玩體驗。
AAA游戲大作4K順跑60 FPS沒問題
在游戲測試部分采用數款不同性質的游戲進行測試,首先不開光追的游戲測試選擇了《電馭叛客2077》、《看門狗:自由軍團》、《控制》、《戰栗深邃:流亡》、《邊緣禁地3》、《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以及《Fornite》,測試下以特效全開進行,并做了1440p及2160p的測試。
在測試數據中可以看到,1440p分辨率除了《戰栗深邃:流亡》接近50 FPS左右,其他游戲都能順跑,不過2160p下基本就都只剩30 FPS上下,《看門狗:自由軍團》能透過DLSS將FPS頂上去接近60,如果游戲能開DLSS,就建議玩家開DLSS來提升幀數。
AAA光追大作基本2K可順玩,4K靠DLSS也能輕松玩
在光追游戲方面采用《電馭叛客2077》、《看門狗:自由軍團》、《控制》、《戰栗深邃:流亡》及《Fornite》這幾款游戲,測試分為只開光追、光追與DLSS同時開啟兩種,特效設定皆為預設中最高,并以1440p及2160p進行測試。
在測試中可以看到要運行光追游戲都是有點吃力,其中《看門狗:自由軍團》不開DLSS更是不及10 FPS,差不多就是幻燈片等級,而其他游戲基本1440p可以有50 FPS左右的表現,2160p就只剩。
溫度及功耗
溫度與功耗測試以整平臺最高數值為主,搭配的是i9-10900k處理器,透過FurMark、Fire Strike Stress Test、GPU-Z,模擬高負載、游戲及待機等情況下的溫度及功耗。RTX 3070 Ti X3 OC待機時雖然有風扇低溫停轉設定,不過由于預設的時脈較低,溫度僅來到36度,功耗部分則是86 W;在Fire Strike Stress Test及FurMark 4xMSAA運行壓力測試下,溫度則來到75度左右,整機功耗測得最高約為440 W。溫度表現已2槽散熱器來說算還不錯,而電源供應器挑選部分基本建議至少選官方推薦750W或更高,玩家可以根據自己主機的配置做調整。
總結
在經過測試可以發現其實雖然這款INNO3D GEFORCE RTX 3070 TI X3 OC僅2槽厚,但整體不論是在散熱或是性能方面表現也都絲毫不遜色,不過如果要跟iChill系列產品相比,那就是在出廠預先超頻的幅度上會有所差異,但即便如此在實際游玩上的幀數差異也頂多就是幾幀而已,因此對于預算沒那么多的玩家來說,省點錢也何嘗不可?
而搭載RTX 3070 Ti核心的INNO3D GEFORCE RTX 3070 TI X3 OC,在整體性能表現上基本可以達到光追游戲1440p順跑,DLSS加持后2160p也能有30 FPS左右的表現,簡單來說對于現在使用2K或WFHD顯示器的玩家就會相當合適,不過前提還是要供貨量充足,不然雖然砍了算力,但最后如果還是成為玩家買不到的顯卡,那這一切也都是白說。
文章排行
- c盤空間越來越小,教您c盤空間越來越小怎么辦
- 電腦顯示無法停止通用卷怎么辦?
- 電腦怎么殺毒
- 筆記本usb關機充電
- 電腦自動關機解決方法
- 詳解裝顯卡驅動藍屏怎么解決
- Win7系統索引怎么刪除?Win7電腦取消文件夾索引的方法
- 怎么讓本電腦無法進入指定網站 教你使用hosts文件屏蔽特定網站
- 電腦開不了機怎么辦呢?
- 進入PE系統后找不到硬盤該怎么辦?
最新文章
- 小編教你怎樣恢復電腦系統還原
- 教你wifi如何設置不讓別人蹭網
- 教你win11安裝出錯怎么解決
- 詳解重裝系統軟件排行榜前五都有哪些
- 演示如何查詢筆記本電腦配置
- 電腦點了打印但打印機沒反應怎么解決
- 詳解電腦屏幕垃圾廣告如何去除
- 云騎士重裝系統黑屏怎么解決的解決步驟
- 演示華碩筆記本電腦如何拆開清理風扇
- 電腦黑屏假死只有鼠標能動的解決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