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您好,歡迎進入妙手電腦維修網首頁

                      收藏此頁|網站地圖

                      妙手電腦維修_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出租賃-妙手電腦專業電腦上門維修您身邊的電腦服務專家

                      妙手電腦服務熱線:000
                      妙手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維修知識 > R7 2700X和R5 2600X評測對比

                      R7 2700X和R5 2600X評測對比

                      文章出處:妙手電腦責任編輯:admin人氣:0發表時間:2022-12-28 11:54:32

                      AMD憑著「Zen」構架「Ryzen」處理器,讓消費性電腦市場邁進「多核心」時代,而第2代Ryzen處理器,尤以Zen+優化與12nm制程,以及Precision Boost 2、XFR2等功能更新,讓2代處理器全核心超頻至4.2GHz更不在話下。2代Ryzen處理器,首推Ryzen 7 2700X與2700和Ryzen 5 2600X與2600共4顆處理器,就來試試這一代的性能提升,能超越過去的自己有多少呢?

                      性能測試

                      此次測試規劃,除了主角AMD Ryzen 7 2700X、Ryzen 5 2600X性能測試之外,更大的重點是與上一代Ryzen 7 1800X與Ryzen 5 1600X的性能比較,究竟二代性能提升了多少百分比呢?另一方面,更加入Intel Core i7-8700K來進行比較。

                      測試使用的散熱器各有不同,Ryzen 7 2700X與1800X采用Wraith Prism散熱器,而Ryzen 5 2600X與1600X則采用Wraith Spire,至于對照的i7-8700K則是使用Noctua NH-D15散熱器測試跑分與Intel TS15A散熱器進行溫度功耗測試。

                      CPU-Z最新版本,已經可檢視Ryzen 7 2700X與Ryzen 2600X處理器完整信息,處理器代號Pinnacle Ridge,為12nm制程的處理器,2700X為8核心16線程處理器、2600X則是6核心12線程處理器,各有著16MB L3緩存;測試使用ROG Crosshair VII HERO主板、X470芯片,并采用雙通道8GB*2 DDR4-3200內存。

                      CPU-Z Bench測試,可見在Multi Thread測試R7 2700X獲得4,912分,輕松贏過已經超頻的i7-8700K/4.7G,更比起上一代1800X性能提升了7%;而R5 2600X則獲得3689分,對比上一代性能提升約7%左右。

                      Single Thread測試方面,R7 2700X與R5 2600X相比上一代都有性能的提升,但單線程還是Intel較為強悍。

                      CPUmark99測試,單看處理器的單核心執行能力,單核心的IPC、時脈高即可獲得相當高分。這一代R7 2700X與R5 2600X在單核心性能上都上一代提升了14%、12%的性能。

                      wPrime則用來衡量處理器多線程運算能力,透過計算平方根的方式來測量處理器性能,測試分為32M與1024M運算難度,就看誰的多核心運算能力較強,即可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計算。

                      本次測試都以各處理器最大線程來進行測試,于32M測試還是由更快的核心速度的i7-8700K以4.5秒奪冠;而1024M測試,則由更多核心、時脈提升的R7 2700X以98.6秒完成計算,比起上一代1800X還要快了8.3秒,至于R5 2600X則比上一代快了10秒左右。

                      CINEBENCH R15,由MAXON基于Cinema 4D所開發,可用來評價電腦處理器的3D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CPU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件。

                      針對多核心CPU測試,R7 2700X奪得1828分,已贏過超頻4.7G的i7-8700K(1542分),對比上一代性能提升了13%,而R5 2600X則有著1360分,比上一代R5 1600X性能提升10%;單核心方面對比上代,R7 2700X則提升17%、R5 2600X則是13%的單核心性能提升,連帶著OpenGL在相同顯卡的測試下,R7 2700X與R5 2600X對比上一代都有進步。

                      Corona Benchmark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主要是透過CPU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象,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從測試結果來看,R7 2700X只需119秒完成計算,更比超頻的i7-8700K還要快上許多;R5 2600X則需159秒計算,亦比上一代還要在快。

                      V-Ray Benchmark可分別測試電腦的CPU與GPU,對光線追蹤的渲染圖象的運算速度,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這測試結果與Corona Benchmark相似,R7 2700X只需73秒完成計算,而超頻的i7-8700K則需89秒;R5 2600X則需98秒。

                      WinRAR壓縮測試,R7 2700X有著13471 KB/s之計算速度,而R5 2600X則有著10872 KB/s計算速度,但這性能還是i7-8700K有著21366 KB/s之計算速度要快。

                      3DMark Fire Strike可用來衡量AAA、DX11游戲所需的性能,測試搭配使用NVIDIA GTX 1080 FE顯卡。這項目i7-8700K平臺有著19723分,而R7 2700X則與R5 2600X相近17471分,而Extreme與Ultra等高分辨率下測試時,可見各平臺得分相同。

                      而Time Spy則是AAA、DX12游戲性能測試,可見i7-8700K與R7 2700X在這項目的差距極小,也說明了以往DX11游戲,相對看重高速的2-4顆核心,無法妥善運用多核心處理器的價值。

                      主流游戲性能測試

                      游戲測試,分別使用《斗陣特攻》、《俠盜獵車手V》、《Far Cry 5》與《絕地求生PUBG》等四款游戲來測試,游戲都設定在1080p分辨率、特效全開的狀況進行測試。

                      《斗陣特攻》表現上各有高低,R7 2700X與R5 2600X都差不到5 fps,與i7-8700K相比也是,雖說有高低但差距不大;《俠盜獵車手V》相對下就有比較明顯的差異,但R7 2700X與R5 2600X都還有著平均105 fps、103 fps的高性能比現。

                      新推出的《Far Cry 5》狀況相同,R7 2700X與R5 2600X與i7-8700K相比性能接近差距在10 fps不到,而整體平均性能亦有著104 fps;至于很夯的《絕地求生PUBG》,則大家都在平均100 fps左右。

                      溫度功耗測試

                      由于此次測試使用的散熱器各有不同,Ryzen 7 2700X與1800X采用Wraith Prism散熱器,而Ryzen 5 2600X與1600X則采用Wraith Spire,至于對照的i7-8700K則是使用Intel TS15A散熱器。

                      因此溫度表現上可能略有高低,但從下方測試來看,待機普遍都在40°C左右的溫度,而透過Time Spy Stress Test模擬運行游戲時的測試,R7 2700X溫度僅49°C,比起相同散熱器的R7 1800X的57°C還要低。

                      接著使用Prime95對CPU進行壓力測試,R7 2700X搭配Wraith Prism高溫可壓在83°C,但相對的Ryzen 5 2600X與Wraith Spire散熱器,溫度控制上就差了些93°C。

                      整平臺功耗測試,Time Spy Stress Test模擬運行游戲時的測試,R7 2700X與1800X功耗最高295W,而R5 2600X與1600X則相近254W;改用Prime95針對CPU壓力測試,可見R7 2700X整平臺功耗來到222W,比起1800X的195W還要高,至于R5 2600X則來到與1800X相近的功耗。

                      總結

                      新一代Ryzen 2000系列處理器,經過Zen+構架優化與12nm制程,不僅讓CPU時脈可達到4GHz的基本盤,在經由Precision Boost 2與XFR2的新功能,更可讓CPU于Auto Turbo狀況下,獲得更多的多核、單核運算性能。

                      而一般空冷的超頻時脈,約莫可在4.2GHz,但若要上4.3GHz則相對需要些運氣抽到好體質的處理器,以及使用更好的散熱器,才有辦法穩定超頻使用。而AMD在Tech Day中透過液態氮超頻,讓R7 2700X時脈來到5.6GHz、1.7V電壓,CB R15 2492cb的超高分。

                      Ryzen 2000系列除了時脈的提升之外,其內存延遲提升16%、L2緩存延遲提升38%、L3緩存延遲則提升27%的延遲縮短,帶給玩家更強悍的處理器;這一代可說是完整版的Ryzen處理器,性能與時脈提升之下,亦無夸張的溫度、功耗飚升問題,就這點該給AMD掌聲鼓勵。

                      不論是升級新處理器或整臺電腦硬件更新,倘若需要多核心的大力支持,AMD Ryzen處理器絕不會讓各位失望;而接下來AMD可能要再精進單核心性能,并讓時脈上至4.5GHz的另一階門坎。

                            <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ibw51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