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您好,歡迎進入妙手電腦維修網首頁

                      收藏此頁|網站地圖

                      妙手電腦維修_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出租賃-妙手電腦專業電腦上門維修您身邊的電腦服務專家

                      妙手電腦服務熱線:000
                      妙手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維修知識 >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文章出處:妙手電腦責任編輯:admin人氣:0發表時間:2022-12-28 11:53:47

                      Intel最新12代Alder Lake處理器性能測試來了,本篇測試的主角Intel Core i7-12700KF是12核20線程,8顆P-Core和4顆E-Core大小核混合構架,支持PCIe 5.0信道、和新世代DDR5內存,由于是KF版本所以沒有內置UDH 770內顯。以核心數為基準點來看,目前能拿來比較的對象只有同為12核心的R9 5900X,ZEN 3 7nm構架12核24線程,支持PCIe 4.0、和DDR4內存,兩方都搭配Windows 11進行一些比較測試。測試設備方面,我們使用了ROG Maximus Z690 HERO主板、Kingston FURY Beast DDR5內存、和ROG RYUJIN II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一起來看看表現如何吧。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i7-12700KF介紹

                      Intel Core i7-12700KF處理器,sSpec Code是SRL4P、C0 Stepping,核心組成為8個P-Core大核心、4個E-Core小核心、合計12核心、20線程,1MB L1緩存、12MB L2緩存和25MB L3緩存,無內置Intel UHD Graphics 770內顯核心。

                      P-Core基本頻率3.6GHz、Turbo Boost最高4.9GHz、Turbo Boost Max 3.0最高可達到5.0GHz,功耗方面TDP 125W、PL2最高190W。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使用ROG Maximus Z690 HERO主板進行測試,主要供電設計為20 + 1 + 2相,VCORE是20顆INTERSIL ISL99390 90A SPS,VCCGT是1顆INTERSIL ISL99390 90A SPS,VCCAUX是2顆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MP86992 70A SPS。搭配上MicroFine Alloy電感、日系FP 10K固態輸入和輸出電容,如此豪華的供電,超頻極限更高,溫度分配也會更好,超頻的神兵利器就是它!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ROG RYUJIN II 360龍神2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是一款采用Asetek第七代水泵技術、搭配3顆貓頭鷹NOCTUA NF-F12 iPPC-2000工業級散熱風扇、采用3.5寸全彩LCD屏幕,分辨率320 x 240,可以顯示靜(動)態動態圖片或是視頻。出廠內附LGA 1700專用扣具,讓散熱器完美發揮解熱能力。

                      ROG Maximus Z690 Hero主板的I/O外蓋采用全新動態ROG Polymo燈光顯示器,以鮮艷的RGB標志和圖案引人目眩,無與倫比外觀設計。

                      測試平臺相關數據

                      測試平臺的設定,室溫控制在26度,無輔助風扇直吹測試平臺,測試中關閉Windows內置防毒、關閉休眠設定,無更動電源計劃,兩個平臺都有安裝晶片組驅動。

                      i7-12700KF的BIOS設定套用DDR5-XMP 5200,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

                      R9 5900X的BIOS設定套用DDR4-XMP 3600,開啟PBO、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

                      處理器: Intel Core i7-12700KF

                      主板: ROG Maximus Z690 HERO / BIOS 0237

                      內存: FURY Beast DDR5-5200 16GB *2 CL40

                      顯卡: AMD Radeon RX 6900 XT

                      儲存: KLEVV CRAS C920 Gen4x4 2TB

                      機殼: STREACOM BC1

                      電源供應器: DARK POWER 12 1000W

                      散熱器: ROG RYUJIN II 360

                      顯示器: VQ289Q

                      • Windows 11專業版21H2,OS組建22000.282
                      •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1.11.3 Optional
                      • 數據都是2021年11月再測試的數據

                      i7-12700KF規格和功耗

                      AIDA 64的處理器和內存緩存相關數據,處理器核心組成是8P+4C,內存頻率是5200 MHz,單條內存就是雙通道,所以兩只內存就是雙雙信道,內存識別為Quad四信道,讀取75279 MB/s、寫入73312 MB/s、復制70734 MB/s,延遲是81.7 ns。

                      CPU-Z的SPD可以看到內存相關數據,這是Micron美光顆粒、Part號碼KF552C40-16,支持XMP 3.0,2021年38周的產品,XMP可以套用5200或是4800,電壓分別是1.250 V和1.100 V。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使用AIDA64穩定度測試燒機,時間30分鐘,CPU溫度70 ~78度,整機功耗約241W ~ 247W,軟件看到處理器功耗是139.48W,核心頻率運行大核心E-Core 4.7GHz、小核心P-Core 3.6GHz。

                      i7-12700KF vs R9 5900X測試

                      3DMARK–CPU Profiles

                      3DMARK測試新增了一個針對處理器性能的測試,CPU Profiles,測試項目為不同數量的線程去測試,從1到最大值分數。

                      i7-12700KF對比R9 5900X,前者平均增加20 %性能。

                      • 1 thread是10.5 %。
                      • 2 thread是13.6 %。
                      • 4 thread是29.4 %。
                      • 8 thread是34.2 %。
                      • 16 thread是12.5 %。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Time Spy Extreme CPU測試

                      Time Spy Extreme測試,i7-12700KF對比R9 5900X。總分差異約-1.6 %,處理器分數是-1.7 %,幾乎沒有太大的差異。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PCMARK 10測試

                      PCMark 10含有一整套全方面的測試項目,涵蓋現代辦公場所中的各種任務。具有一系列性能測試,自定義運行選項,電池壽命數據圖表和新的存儲基準測試,是針對現代辦公的一個全面的PC基本測試。

                      i7-12700KF對比R9 5900X,整體來說是i7-12700KF比較強。

                      • PC MARK 10標準測試差異4.8 %。
                      • Essentials(基本日常程序測試任務),測試日常電腦使用的情況,包含上網、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速度等工作負載,最后測出分數差異8.1 %。
                      • Productivity(辦公生產力軟件),測試組采用日常辦公應用程序來測評系統性能,包含電子表格和編寫文件等工作負載,最后測出分數差異7.3 %。
                      •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數位內容創作軟件),測試組所含的工作負載反映了處理數位內容和媒體這需求,測試項包括圖片編輯、視頻編輯、渲染、可視化等,最后分數差異-1.3 %。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UL Procyon創作者軟件測試

                      UL Procyon benchmark,是一套新上市的Adobe、OFFICE Benchmark標準化測試軟件,可以分成照片和視頻兩方面的測試,照片圖像運算方面的軟件是使用Adobe Lightroom Classic和Adobe Photoshop,視頻運算應用是搭配Adobe Premiere Pro,另外也新增加了文書軟件測試,針對OFFICE軟件實際運作進行測試。

                      i7-12700KF對比R9 5900X在照片編輯的跑分差異11.7 %,圖像編輯的跑分差異22.1 %,OFFICE軟件跑分差異14.6 %。

                      i7-12700KF處理器性能測試,VS AMD R9 5900X

                      i7-12700KF vs R9 5900X游戲測試

                      游戲設定,分辨率1080P、特效MAX,擷取游戲內置Benchmark為主數據,取AVG平均和1 % LOW的FPS,會過濾錯誤數據。

                      游戲測試都是i7-12700KF比較厲害一點,目前這是搭配DDR5的數據,期待后面DDR4的數據。

                      結論

                      這顆Intel Core i7-12700KF處理器是12核心20線程的組合,如果是日常用途的需求,整體來說相當不錯,可以兼具工作和娛樂,也因為不像旗艦等級處理器有那么多核心數,所以溫度相對也比較低。

                      我們使用的ROG Maximus Z690 HERO主板,在強大的供電用料下,整合強大的BIOS AI OVERCLOCKING超頻,不論是處理器還是DDR5內存都可以輕松超頻,搭配上ROG RYUJIN II 360龍神2一體式水冷散熱,使用DOCP模式超頻,Intel Core i7-12700KF在AIDA64燒機溫度可以維持在70度上下,真的是相當的有感。

                      最后有個建議,想購入12代的玩家可以使用新版本的Windows 11操作系統,這會讓混用大小核心的Intel第12代處理器能有更好的發揮。

                            <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ibw51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