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您好,歡迎進入妙手電腦維修網首頁

                      收藏此頁|網站地圖

                      妙手電腦維修_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出租賃-妙手電腦專業電腦上門維修您身邊的電腦服務專家

                      妙手電腦服務熱線:000
                      妙手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維修知識 > ASRock Z690 AQUA主板開箱評測

                      ASRock Z690 AQUA主板開箱評測

                      文章出處:妙手電腦責任編輯:admin人氣:0發表時間:2022-12-28 11:54:10

                      ASRock上次Intel更新第11代,沒有推出Z590的AQUA系列主板,這次第12代終于推出了新的Z690 AQUA,除了有全覆蓋的水冷頭,給20相供電及處理器足夠的散熱性能之外,另外也給到3個PCIe Gen4 M.2儲存擴充、10G及2.5G以太網絡也給好給滿,外型上則是減少了一些浮夸的造型及燈效,整體設計上應該會更加契合超頻玩家的需求。

                      規格

                      尺寸:EATX

                      處理器:12th Generation Intel Core i9 / i7 / i5 / i3、Pentium、Celeron

                      腳位:LGA1700

                      晶片組:Intel Z690

                      內存:Dual Channel DDR5 6400+(OC),4 x DIMM up to 128 GB

                      擴充槽:2 x PCIe 5.0 x16 slots(x16 mode or x8/x8)、1 x PCIe 4.0 x16 slot(x4 mode)、1 x PCIe 3.0 x1 slot

                      USB端口(后I/O):2 x Thunderbolt 4 Type-C(40 Gb/s)、2 x USB 3.2 Gen2 Type-A、4 x USB 3.2 Gen2 Type-A

                      USB端口(板載):2 x USB 3.2 Gen2x2 Type-C(20 Gb/s)、4 x USB 3.2(Gen1)Type-A、4 x USB 2.0 Type-A

                      儲存:M.2_1–PCIe Gen4x4、M.2_2–PCIe Gen4x4 & SATA3(與SATA3_0插槽共享)、M.2_3–PCIe Gen4x4 & SATA3(支持最長22110)、8 x SATA 6Gb/s

                      網絡:Killer E3100G 2.5Gb Ethernet、Marvell(Aquantia)AQC113CS 10Gb Ethernet

                      無線網絡:Killer 802.11ax Wi-Fi 6E 2×2、BT 5.2

                      音訊:Realtek ALC1220音源編碼解碼器、ESS SABRE9218 DAC

                      圖像輸出:1 x HDMI((4096×2160)@60Hz)、2 x Intel Thunderbolt 4 Type-C(DisplayPort 1.48K@60Hz)

                      主板開箱

                      ASRock這次新推出的Z690 AQUA主板,隨著Intel第12代的更新,也配上了DDR5內存、PCIe 5.0 x16插槽等新規格,另外在儲存配置上,也直接給到了3個PCIe Gen4x4 M.2 SSD儲存擴充,基本配置足以滿足多數玩家需求。

                      在I/O部分給到了2個支持USB 4的Thunderbolt 4 Type-C,搭配2個DP in插槽,能在基本HDMI 2.1之外再額外提供2個基于DisplayPort 1.4的Type-C圖像輸出。

                      網絡部分在這張主板上也是直接給好給滿,2個RJ45網孔分別為Marvell(Aquantia)AQC113CS的10Gb以太網絡,以及Killer E3100G的2.5Gb以太網絡,另外再加上Killer Wi-Fi 6E無線網絡,能滿足創作者所需的高速網絡。

                      外盒打開后,上層可以直接看到主板本體,下方則是一分為四的配件盒,線材部分除了基本的SATA線之外,還有給到1條Mini DisplayPort到DisplayPort轉接線,主要應該是給NVIDIA Quadro繪圖卡輸出轉主版上Type-C使用。

                      由于Z690 AQUA主板有全覆蓋的水冷頭,這次ASRock為了讓玩家在安裝上更安全,因此給到了數位氣密測試器,讓玩家安裝玩水路之后可以先做器密測試,測試完沒有漏氣,就可以確定上水之后不會有漏水問題,另外也考慮到因為拆卸有機會讓VRM散熱貼片破裂,因此配件中也有額外提供一組,讓玩家可以做更換。

                      金屬盔甲全覆蓋,燈校畫龍點睛

                      外觀部分全新的Z690 AQUA主板在設計上沒有上一代那么浮夸,造型從立體轉為平整,燈校部分僅保留PCH散熱片上發光Logo,以及后I/O罩上有一小條燈條,不過依然使用大面積金屬材質做包覆,在背面也有金屬背版做加固。

                      全覆蓋水冷頭在設計上,這次配合造型僅保留一小部分的壓克力窗口,周圍皆使用金屬盔甲覆蓋,在設計上這次特別在水道周圍直接做了O環密封可以必免使用有色水冷液時,顏色溢出到水道間的縫隙。

                      安裝處理器要先卸下全覆蓋水冷頭,由于全覆蓋的水冷頭不只有4個螺絲固定,因此拆裝上就需要參考官方說明,依序將螺絲卸下及鎖上,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全覆蓋水冷頭下方有保護膜,處理器扣具上也有保護貼紙,安裝前需要先撕下來。

                      這次ASRock針對Intel第12代處理器推出的AQUA系列主板,分為基本款的Z690 AQUA及超頻特化版的Z690 AQUA OC,兩者在設計上規格基本一致,主要差異是Z690 AQUA OC內存減至2條,內存超頻從原本的6400MHz提升至7000MHz,騰出來的空間增加了超頻快捷鍵,方便超頻者快速調整設定來做出更好的成績。

                      在擴充部分,可以看到PCIe插槽給到3條帶金屬裝甲的PCIe x16插槽,上方兩條為PCIe 5.0插槽,支持單條x16或2條x8,下方則是PCIe 4.0 x4,而中間沒有裝甲的是PCIe 3.0 x1插槽。

                      儲存部分這次一樣給到3個PCIe Gen4x4 M.2插槽,水冷頭下方的2個支持SATA3模式,其中水冷頭正下方的插槽SATA模式與SATA3_0插槽共享頻寬,而SATA 6Gb/s插槽則是提供了8個。

                      后I/O部分這次Z690 AQUA在配置上比較特殊,由于在后方提供了2個支持USB 4的Thunderbolt 4 Type-C,因此后方僅給到2個USB 3.2 Gen2及4個USB 3.2 Gen2共6個Type-A,而版載則是USB 3.2 Gen2x2 Type-E及USB 3.2 Gen1 19-pin各給到2個插槽,配置上算是比較特別。

                      Bios一覽,超頻功能一應具全

                      這次新推出的Z690 OC在Bios部分沒有特別界面改動,背景部分換上AQUA的Logo,開啟時會先給玩家簡易模式,讓玩家可以直接看到大部分的硬件規格,按F6進入進階模式的首頁,也同樣可以看到基本的硬件規格。

                      在OC Tweaker頁面中,玩家可以真對超頻參數進行詳細的設定,這次筆者測試主要將P-Core超頻至全核心5.2 GHz、E-Core超頻至全核心4.1 GHz,并將供電限制都開到最大。

                      內存部分這次使用DDR5 6000MHz CL40的內存,在設定頁面中可以直接看到內存中XMP的時脈、CL值及電壓,方便玩家可以直覺的選擇參數,另外所有的參數細節都可以在頁面中調整,給了解如何超頻內存的玩家留了很大的超頻空間。

                      電壓部分設定給到完整的調整功能,除了基本的模式設定可以調整之外,P-Core、E-Core、內存電壓等都可以分別做調整,這次超頻P-Core電壓手動調整至1.4v。

                      性能測試

                      這次ASRock Z690 AQUA搭配12代i9-12900K處理器、Kingston Fury Beast DDR5內存進行性能測試,處理器部分設定于Bios中,手動超頻至P-Core全核5.2 GHz、E-Core全核4.1 GHz、Vcore電壓1.4v,內存部分則是開啟Intel XMP 3.0至6000 MHz CL40。

                      測試平臺

                      CPU:i9-12900K

                      MB:ASRock Z690 AQUA

                      RAM: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OS:Windows 11

                      首先透過CPU-Z可以看到這次測試采用的處理器為8C+8c 24T的Intel Core i9-12900K,主板ASRock Z690 AQUA的晶片組代號為Alder Lake的Z690,測試搭配的內存時脈為6000 MHz雙通道共32GB,另外在CPU-Z Bench測試中,CPU單線程獲得848分、多線程則為12316分。

                      Cinebench主要測試CPU的圖象渲染,Cinebench R20有著復雜的場景,并加入了光線追蹤運算,測是結果Intel Core i9-12900K單核心運算為783 pts、多核心運算為11206 pts。新版的Cinebench R23測是結果,單核心運算為2034 pts、多核心運算為28628 pts。

                      3DMark中CPU Profile測試可以直接測試處理器性能,測試總共分為6項,分別測試1、2、4、8、16及全線程,單線程分數為1,122分,全線程分數則為12,662分,測試過程時脈均維持在5.2 GHz。

                      透過AIDA64緩存與內存測試,采用2條6000 MHz CL40的DDR5內存,內存讀取速度為93543 MB/s、寫入速度為83608 MB/s、復制速度則是84172 MB/s,而延遲為71.4 ns。

                      CrossMark做為一款多面向的測試軟件,測試中以更接近日常使用的場景來評分,讓玩家更方便做不同平臺之間的比較,在測試下生產力獲得2310分,創造力獲得2739分,反應獲得2597分,總分2527分。

                      在3DMark游戲性能模擬測試中,選擇Fire Strike做測試,模擬DX11 AAA游戲1080p分辨率的場景,CPU分數獲得44,534分。

                      總結

                      這一世代ASRock推出Z690 AQUA及Z690 AQUA OC,給水冷玩家及超頻玩家有更好發揮的空間。對于水冷玩家來說,這次外觀設計上回到比較接近出代那樣簡約的風格,不過這次一樣只有在上半部做全覆蓋的冷頭,M.2等其他區域的水冷,就要自己DIY了。

                      而對于超頻玩家來說,在Bios中超頻功能基本該有的都有給了,內存部分也支持至少6400MHz時脈的超頻,另外也還有除錯燈及LCD面板可以顯示即時資訊,對于一般超頻玩家來說就已經夠用,如果是進階的超頻玩家,則可以直接考慮選擇AQUA Z690 OC,在超頻幅度上更寬裕,也有更多超頻快捷鍵。

                            <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ibw51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