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您好,歡迎進入妙手電腦維修網首頁

                      收藏此頁|網站地圖

                      妙手電腦維修_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出租賃-妙手電腦專業電腦上門維修您身邊的電腦服務專家

                      妙手電腦服務熱線:000
                      妙手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維修知識 > ASRock RX6700XT Phantom Gaming D顯卡開箱評測

                      ASRock RX6700XT Phantom Gaming D顯卡開箱評測

                      文章出處:妙手電腦責任編輯:admin人氣:0發表時間:2022-12-28 11:54:35

                      2018年ASRock宣布進軍游戲顯卡市場,并以AMD Radeon GPU為主力產品,隨著AMD RDNA 2構架RX 6000系列顯卡推出后,終于ASRock稍來好消息,像是本次開箱的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以及RX 6800 / XT、RX 6900 XT等新顯卡。

                      ASRock RX6700XT Phantom Gaming D顯卡開箱評測

                      ?

                      規格

                      繪圖核心:AMD Radeon RX 6700 XT

                      總線規格:PCIe 4.0 x16

                      GPU時脈:Boost 2622 MHz

                      SP核心數:2560

                      內存:12GB GDDR6

                      內存時脈:16Gbps

                      內存界面:192-bit

                      輸出界面:3 x DisplayPort 1.4、1 x HDMI 2.1

                      電源輸入:2 x 8-pin

                      建議電供:700W up

                      尺寸:305 x 131 x 55 mm、2.75-slot

                      開箱

                      ASRock新款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顯卡,采用三扇直吹、卡長30.5cm、占用2.75插槽的厚鰭片,霸氣的外觀與PG系列的電競風格,而顯卡中央風扇與Phantom Gaming字樣都具備著Polychrome RGB燈效點綴。

                      出廠預先超頻版的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顯卡,可藉由ASRock Tweak 2.0調整為超頻模式,讓GPU Boost時脈達到2622 MHz;而RX 6700 XT采用7nm制程、RDNA 2構架、Navi 22 GPU,并有著40組CU運算單元、2560個SP流處理器、40個RA光線加速單元。

                      配置96 MB Infinity Cache與12GB GDDR6內存;顯卡則提供3個DisplayPort 1.4、1個HDMI 2.1圖像輸出,需要2個PCIe 8-pin供電,電供建議則是700W以上。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采用三扇配置,顯卡長30.5cm、寬5.5cm、占用2.75插槽空間;采金屬發絲紋處理的質感,搭配中央RGB風扇與兩側黑色風扇配置,扇葉則具備增強氣流得條紋,帶給散熱器更足夠的散熱氣流。

                      而散熱鰭片也具備V形開孔,讓風扇氣流更容易帶入鰭片內部,并將廢熱往顯卡兩側推出。

                      顯卡上側則有著PHANTOM GAMING字樣,并具備著RGB燈效;顯卡需要2個PCIe 8-pin供電,而在供電旁則有額外的3-pin ARGB針角與LED On/Off開關,讓玩家可藉由顯卡來擴充ARGB設備。

                      30.5cm的長卡與2.75-slot的厚度,讓顯卡需要一定的強化設計,才能確保顯卡水平安裝時不會垂卡,因此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藉由PCIe檔板,延伸金屬框架與金屬背版相互鎖定,借此加強PCB電路板強度也增加顯卡的扎實度。

                      顯示輸出則提供3個DisplayPort 1.4、1個HDMI 2.1最多4屏幕輸出。

                      顯卡拆解可見散熱器、PCB電路板、金屬背版與金屬框架;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使用Navi 22 GPU為7nm、RDNA 2構架,有著2560個流處理器,而周圍6顆GDDR6內存組成12GB容量。

                      散熱器則以鍍鎳銅底接觸GPU,并藉由5根熱導管將廢熱引導致前后兩組散熱鰭片,并替VRM與VRAM散熱。

                      ASRock Tweak 2.0與Polychrome SYNC

                      軟件方面,ASRock Tweak 2.0提供顯卡的模式切換、監控功能與簡單的自定義功能。模式上有著超頻模式、預設模式與靜音模式,而使用者自定義中則可調整GPU頻率、內存頻率、風扇轉速與功耗限制等功能。

                      Polychrome SYNC則可針對顯卡上方側板、中央風扇與顯卡提供的3-pin ARGB來調整燈光模式,燈效則包含靜態、呼吸、彩虹等常見的模式。

                      性能跑分測試

                      緊接著性能測試,則使用AMD Ryzen 9 5900X、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與雙通道DDR4 8GB*2-3600內存,進行3DMark、AAA游戲與DXR游戲測試。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主板:ASRock Z590 Taichi

                      內存:G.SKILL DDR4 8GB*2-3200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Antec SP1000 Signature 1000W

                      操作系統:Windows 10 Pro 20H2 64bit

                      驅動版本:AMD 20.50 / Resizable BAR On

                      首先GPU-Z能檢視ASRock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完整信息,采用7nm制程的Navi 22 GPU,有著2560個流處理器,以及12GB GDDR6(Samsung)內存,而GPU預設時脈2548 MHz、Boost 2622 MHz,驅動版本則是Adrenalin 21.4.1。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鎖定DirectX 11 API的AAA游戲性能表現,在主流的1080p分辨率Fire Strike測試,ASRock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拿下30,819分,而1440p的Extreme則有16,256分,更高4K 2160p分辨率的Ultra測試則獲得8,350分。

                      從測試結果來看,ASRock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可滿足1440p與1080p分辨率特效全開的高效能。

                      3DMark Time Spy則是采用DirectX 12 API所設計的測試情境,同樣是鎖定在AAA游戲等級。在1440p的Time Spy測試上,ASRock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獲得11,853分,而Extreme則獲得5,711分的成績。

                      針對光線追蹤的Port Royal測試,性能則在5730分、26.53 FPS;而新的DirectX Ray Tracing測試則是針對DXR光線追蹤的實際性能測試,達到13.20 FPS性能。

                      12款游戲性能測試

                      12款游戲平均性能,設定分別為1080p與1440p分辨率,并套用游戲最高特效設定,這段單純以主流AAA游戲性能進行測試,下一段則會準備DXR游戲來測試。

                      測試包含入門的《絕地求生》、《F1 2020》賽車游戲、《古墓奇兵:暗影》、電影游戲《死亡擱淺》、《戰爭機器5》、《全境封鎖2》、《地平線:期待黎明》、《全軍破敵:三國》,以及吃重性能的《邊緣禁地3》、《刺客教條:維京紀元》、《芬尼克斯傳說》與《碧血狂殺2》等。

                      在1080p分辨率12款游戲有著90 FPS+的性能表現,像是《絕地求生》平均207 FPS的高表現,《戰爭機器5》平均125 FPS、《全境封鎖2》平均136 FPS也能滿足大部分AAA游戲所需的性能。

                      而在1440p分辨率下,也都可維持在60 FPS+的性能表現,即便吃資源的《碧血狂殺2》平均75 FPS、《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平均80 FPS的表現;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有著足夠的性能滿足1440p與1080p分辨率的AAA游戲玩家。

                      8款光追DXR游戲測試

                      8款光追DXR游戲測試,則使用最熱門的《電馭叛客2077》、《看門狗:自由軍團》與《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等新游戲,以及《控制》、《戰栗深隧:流亡》、《要塞英雄》、《Godfall》和《DIRT 5》等游戲進行測試

                      DXR光線追蹤游戲上,若是只利用光追來計算陰影的游戲,像是《Godfall》和《DIRT 5》都有著不錯的表現,而《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則在1440p分辨率性能稍微不足。

                      至于光追代表的《電馭叛客2077》平均28 FPS與18.7 FPS、《看門狗:自由軍團》平均35 FPS與24 FPS,說明著RX 6700 XT性能僅能滿足1080p入門光追游戲,倘若想要順玩只能降低光追特效至中或低,但最主要還是要等AMD技術補足光追所降低的性能才有解。

                      功耗與溫度

                      顯卡的功耗與溫度測試,使用Time Spy Stress test與FurMark 2160p,4XMASS進行測試,并使用光追游戲《電馭叛客2077》來進行比較。

                      待機時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具備0dB風扇,因此GPU待機溫度較高54°C,而在Time Spy Stress test GPU溫度63°C,最高則在FurMark測試下達到67°C,不過游戲時溫度固定在59°C的表現可說是相當不錯。

                      功耗測試時,Time Spy Stress test下顯卡平均243W、FurMark則提升到252W,最高顯卡瞬間可達到292W的功耗,不過游戲時顯卡功耗則在223W,但若算上整臺電腦功耗則在355W,也因此AMD建議搭配700W的電源供應器。

                      總結

                      ASRock RX 6700 XT Phantom Gaming D 12GB OC顯卡,從設計到顯卡散熱整體表現都相不錯,游戲時更可將GPU溫度穩定壓在6x°C內,并可滿足1440p與1080p的AAA游戲玩家;但若是追求DXR、AAA游戲的玩家,則比較適合1080p分辨率,或者等AMD加速技術推出后,才能解決目前光追無力的狀況。

                            <p id="vxvx9"><mark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mark></p>

                              <p id="vxvx9"><cite id="vxvx9"><progress id="vxvx9"></progress></cite></p>
                              <pre id="vxvx9"><cite id="vxvx9"></cite></pre>
                                <output id="vxvx9"><cite id="vxvx9"></cite></output>

                                    <p id="vxvx9"></p>

                                          ibw518z